欢迎来到2024深圳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/深圳医博会!
媒体中心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媒体中心 >> 行业新闻 >> 浏览信息
行业新闻

抗疫催化、价值低估 医疗新基建趁势而起?

时间:2022-12-28 4:27:35来源:本站原创作者:佚名点击:

尽管经历前期规划建设,但新冠疫情爆发,依旧给我国的医疗卫生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。为了满足相应的医疗需求,在资本市场上,医疗新基建也由此被推上了新的风口。

视觉中国图

医疗新基建产业链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、医疗装箱工程和医疗设备配置等环节。

新冠疫情之后,一场以大型公立医院扩容为主题的医疗新基建建设拉开了帷幕。包括迈瑞医疗、华大智造等医疗器械企业均在全力冲刺。

那么,这个行业目前的性价比如何?哪些细分的赛道更值得关注呢?

综合来看,国产替代应是医药行业的更为重要逻辑。行业机构数据显示,2021年,国内高端医疗设备行业,如软镜、硬镜、CT、MRI、超声、呼吸机和麻醉机等领域国产化率仍然较低,如软镜国产化率仅为5%,进口替代空间广阔。

同时,国产龙头企业正加速追赶同进口品牌产品之间的差距,如CT和MR领域的联影医疗,超声、呼吸机、麻醉机领域的龙头企业以及软镜领域的头部公司。未来这些国产龙头企业有望继续扩大市场份额,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。

新基建空间打开

人类的历史,就是一部不断与传染病战斗的历史,从霍乱、天花,再到SARS和如今的新冠。每一次危机,也成为医疗卫生体系不断改革的催化剂。

“十四五”以来,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遇到了新冠疫情的挑战。新冠疫情突发暴露出一些问题,例如我国公共卫生安全形势仍然复杂严峻,突发急性传染病、慢性病、老龄化等负担仍然较重,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建设仍在路上。

疫情前,由于分级诊疗制度限制,三级医院的扩张受到限制。但新冠疫情暴露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救治能力仍显不足等问题,因而疫情后相关部门印发系列政策,鼓励以三级医院为代表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,引导三级医院基层分院建设,疫情前受到抑制的新医院立项数量压制得到明显的恢复,连续两年创新高。新建医院的交付能够有效扩容医疗器械市场,为行业提供新增量。

根据《“十四五”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》的建设目标和任务,据东方证券测算,“十四五”期间中央预算预计超过1300亿元,加上地方和医院自有资金,新基建空间进一步打开。

医疗新基建规模大、对应资金需求必然巨大,“中央+地方”资金来源充沛,保障基建建设。从中央来看,2021年中央下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为653.9亿元,保持较快增长态势,投入逐年提升。从地方来看,2020年以来各地方政府陆续发行医疗卫生专项债券和PPP项目投入医疗新基建,整体来看,医疗卫生相关专项债发行规模持续处于高位。

近期,配套资金支持频出,医疗设备贴息贷款政策加速医疗设备需求。之前市场担忧疫情影响医院设备购买支付能力,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新基建的不断深入,中央财政支持在医疗卫生方面稳步上升,预计2022年医疗卫生财政相关支出将达到707亿元。

9月初,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对医院、高校、职业院校等九大领域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新增贷款,实施阶段性鼓励政策,中央财政贴息2.5个百分点,期限2年。其中,涉及医疗机构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的金额达2000亿元。“有钱好办事”,东吴证券认为,医疗新基建浪潮仍将持续,相关标的业绩确定性强。

国产替代正当时

那么,既然医疗新基建的逻辑这么硬,它们目前处于怎样的估值水平呢?2010年初至今,医药行业PE 最高73倍,最低21倍,平均值约37倍,目前医药行业PE历史分位数为2.45%,远低于历史平均估值。

横向看,截至2022年9月30日,医药各子板块的市盈率(TTM)中,医疗服务(32倍)、化学制剂(28倍)、原料药(26倍)、生物制品(25倍)的市盈率较高;中药(21倍)、医药器械(18倍)和医疗商业(17倍)的市盈率较低。可以看出,目前医疗各个子行业的估值水平,都处在历史较低的位置。

那么,这些子行业中,哪些更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呢?除了我们拥有独特文化底蕴的中药行业之外,国产替代应该是医药行业的更为重要逻辑。根据《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》,2021年国内高端医疗设备行业,如软镜、硬镜、CT、MRI、超声、呼吸机和麻醉机等领域国产化率仍然较低,如软镜国产化率仅为5%,进口替代空间广阔。

另一方面,国产龙头企业正加速追赶同进口品牌产品之间的差距,如CT和MR领域的联影医疗,超声、呼吸机、麻醉机领域的迈瑞医疗以及软镜领域的开立医疗和澳华内镜等。未来这些国产龙头企业有望继续扩大市场份额,实现业绩的持续增长。

此外,集采对于龙头公司的影响将越来越弱,对于形成了生态体系的大型器械类公司,比如迈瑞医疗等,它们可以通过更高的市占率来提升营收和净利润,集采对于中小公司的影响远大于大型公司,而大型公司反而可以趁机进行战略收购,从而平滑集采带来的影响。

近年来,国产设备在多个领域实现研发突破,质量不断提升,优秀设备产品不断涌现,国产替代持续进行中。同时考虑到医疗设备供应链安全,各级政府支持采购国产设备,随着新基建的进行,医疗设备行业需求不断扩容,国产医疗设备产业链有望在疫情后的采购中受益。诊断设备中的影像诊断、内窥镜等,治疗设备中的手术设备、放疗设备等,以及辅助设备中的透析治疗设备、麻醉设备等,都是值得关注的方向。

每日经济新闻


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本站是一个个人学习交流的平台,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,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,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,造成漏登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。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声明:该文章系转载,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,不代表跟公司赞同其观点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


2023深圳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/深圳医博会将在“制造医疗”与“守护健康”的双重加持下将于8月29日-31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(宝安新馆)隆重举行,有着“全国医疗器械产业重要集聚区”之称的深圳,依托 “大湾区核心引擎”和“全国先行示范区”的创新土壤,将来自20多个国家的2000多家医疗器械生产品牌和超过60000人次的医院买家和经销商、代理商汇聚 “深圳医博会”交易、交流。为行业呈现一场更为精彩的大健康产业盛宴,为建设健康中国及“十四五”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!展区覆盖医用影像展区、手术室展区、IVD体外诊断展区、3D打印展区、智能穿戴展区、医用辅料及耗材展区、防护及防疫用品展区、医用消毒感控展区、智能医疗健康展区、骨科专区、康复理疗区、医疗设计与制作展参展咨询热线:陆军18930529086(微信同号)

在线咨询